第548章
书迷正在阅读: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、四朝玉京春、只做他的心尖宝、七零军婚:真千金她医术超群、慕生、[柯南]掺水真酒自救手册、协议结婚的老婆香爆了[穿书]、虐文女配的101种be(快穿)、我妈居然是重生的【七零】
真tnd,晦气死了。 ......... 可觉得晦气也没用。 为了保住现在这个已经缺了个角的饭碗,孙大人找了聊州府内的三家大粮商,打听了下今年冬麦的预计收成。 三家粮商都表示,今年虽然因为过冬的时候天气太冷,所以麦子收割会比以前晚上十天半个月。 但是这个产量,按照现在的情况看起来,还是比较乐观的。 至于价格嘛.......如果之后没什么天灾人祸的话,一石麦子收购价可能在三、四钱银左右。 不过具体的,还得看各府的生麦产量才能知道。 这粮价,可比去年低了能有一半有余了。 孙大人当机立断,马上跟三个粮商,各定了两万石粮。 吓得三家粮商都不敢接单,他们怕孙大人被贬官之后,破罐破摔,干脆也干起贩卖粮食的生意来了。 同知都开始做粮商了,那他们还干个屁? 可孙大人却再三保证,说自己家里人口多,买六万石的粮,就是为了自己吃的。 粮商怀疑孙同知看不起他们的智商。 六万石粮自己吃,除非孙家上下能有三万大军,否则怎么吃都不可能吃得掉六万粮的。 他们还是不敢卖啊。 直到孙大人几乎翻脸,问了句他们去年卖的粮食,到底是从哪儿来? 三家粮商一瞬间都同意了帮孙大人去订购粮食的要求。 虽然兴民仓几乎被贾忠诚搬空这事儿,粮商们并不知道。 但是这些粮商却深知去年自己卖的一部分粮,到底是从哪儿来的。 贾忠诚被抓,粮商们早就有所耳闻。 他们自然也怕这事儿牵扯到自己身上。 所以他们跟孙大人保证,尽量帮他以最低的价格去收粮。 但是去年他们卖的粮,都是前几年囤下来的旧粮这个说法,也得请孙大人跟知府大人交代一下。 孙同知也不说好,也不说不好,只说让这些粮商好自为之,便甩手走了。 总之一句话,贾忠诚的这件事儿,每个人似乎看着都在干活。 可每个人几乎都想把事儿赶紧糊弄过去就行。 糊弄学,在聊州,可能是最兴盛的一个学派了。 ........ 过得两月。 孙大人订购的六万石粮食,陆陆续续从各地运送到了兴民仓。 得了消息的陈冬月,还特地派了孔杰去查看了下,孙大人有没有糊弄人。 苦命的孔杰也不知道为什么,断手前,得鞍前马后的给宋柯办事儿。 断手后,还得屁颠颠地给陈冬月跑腿。 大概是上辈子欠他们的公婆俩的吧,孔杰想。 好在这回孙大人办的事儿,还算靠谱。 麦,确实是新麦。 而且仓禀里都装得满满的。 六万石粮,只多不少。 “很好,”正在自家地里视察的陈冬月,得了消息,满意点头,“里外里,兴民仓还多了几千石的粮食。 孔杰,你说咱们为这事儿跑前跑后的,也没少忙活是吧?” “.......”孔杰心想,是我跑前跑后没少忙活吧?! 您才去了一次,也算没少忙活吗?! 不过他心里是这么想的,嘴上却也只敢回一句,“嗯,是没少忙活。” “那我明天去跟孙大人要上一百石麦子,资助下慈安堂,并不算过分吧?”陈冬月好像是在征求孔杰的意见。 但是孔杰自己心里清楚,大嫂子肯定早就想好了,要去薅府衙的羊毛。 现在问他,只是为了得到肯定的回答。 不过大嫂子想的也没错,慈安堂现在收的人多了,确实也需要粮食。 一百石.......等等,夺少? 一百石?! “一百石?!”孔杰瞪大了眼睛,看向陈冬月。 陈冬月认真点头,然后又疑惑地问道:“太少了吗?一千石我有点儿不好意思要诶......毕竟孙大人据说也出了不少钱。” “........嫂子,您能不能不开玩笑。”孔杰是一脸的生无可恋。 “真的去要一千石吗?”陈冬月的神情非常认真。 “嫂子你是不是不知道一石粮能有多少?!”孔杰狐疑道。 “知道是知道,”陈冬月含含糊糊回答,“但是也不算太知道。” 其实就是不知道。 第392章 不会就别勉强 虽然陈冬月知道一石粮,大概是一百斤多一点,在一百一,一百二十斤左右吧。 但是! 一百二十斤麦子,是多少,可以供一个人吃多久,她是真的不太知道。 现代人类的通病,对这种粮食的多少,就没点儿基本的概念。 孔杰看她这支支吾吾的样子,就知道这大嫂子,完全不知道一石粮的概念。 于是他不得不跟这大嫂子普及下,作为一个正常人,应该有的基本常识, “嫂子,咱们北林军一个军人,一年也不过就吃掉二石左右的粮。 你想想,咱们可是要行军打仗的壮劳力啊!一个人一年不过二石粮。 慈安堂现在有多少人?顶天了算你救济了三十个吧?” “二十八个,”陈冬月比了二,又比了个七,“前日发现两个小偷小摸的,已经被我送去官府去了。” “.......行,就算是二十八个,外加好婆和庄子上被带去帮忙的一个婶子,一共是三十人对吧?”孔杰比了个三,在陈冬月面前晃了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