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
书迷正在阅读:韶光,有你、萧茗穿越的叫大渝国、私吻栀子、前男友开门,我白月光杀回来了、病美人剑修他声名狼藉、七分着迷、九零娇俏小甜妻,嫁个硬汉生崽崽、重临雨(重逢篇,兄妹骨科。)、命運之核 :宿命交錯、背水
		
		    来回翻腾徐西宁那几条旧裙子,春喜简直不知道让徐西宁穿什么好。    徐西宁倒是无所谓。    她今儿让春喜散播磷粉火烧祠堂的消息的时候,就是为了晚上这次进宫。    随便挑起一件白玉色的,徐西宁道:“就这个吧。”    “不不不,这太素了,去见陛下,穿这种不吉利。”    说话间,宋氏的婢女捧着那条紫色的衣裙来了。    “三小姐,夫人得知三小姐要进宫,唯恐三小姐挑不到合适的衣裙,让奴婢专门给三小姐送一条来。”    春喜直接一个白眼翻过去,“用不起,拿走,我们怕有砒霜。”    那丫鬟恭恭敬敬。    “春喜姐姐就不要生气了,砒霜的事情,大小姐也是无辜的,都怪那贱婢不醒事,差点害了三小姐,大小姐已经懊恼的哭了许久了。    “夫人和大小姐都觉得愧对三小姐,这衣裙是簇新的,三小姐就收下吧。”    春喜正要再拒绝,徐西宁瞥了一眼那裙子。    她上辈子在京都过得那么窝囊,都知道一件事。    陛下忌讳紫色。    据说有个盛宠当头的妃子偏要试试自己在陛下心中几斤几两,专门挑了一条紫色的裙子穿。    结果穿了没一个时辰就被杖毙了。    徐西宁笑道:“大伯母对我真是视如己出,那就穿这条吧。”    春喜立刻道:“小姐!”    徐西宁朝她递个眼色,“好了,不要多说了,内侍公公还等着呢,快帮我更衣。”    虽然不知道她们家小姐打什么主意。    但收到小姐的这个目光暗示,春喜一下眼冒亮光:不是好主意就行!    第23章 君威    来云阳侯府传旨的小内侍便是之前传旨的那个内侍。    眼见徐西宁竟然穿了一条浅紫色的衣裙,惊得眼皮子狂跳。    看在徐西宁先前给的那个厚厚的荷包的面子,等轿辇出了云阳侯府,那小内侍找了个机会提醒,“三小姐,陛下忌讳紫色。”    徐西宁穿这裙子,就是等这句话。    她就想要验一下,她三千两砸出去,能不能砸个水花出来。    她想收买一个御前的人。    总得找个契机不是。    得了小内侍的话,徐西宁坐在马车里,声音透着慌张,“啊?这可是大伯母帮我挑我的,那可怎么办。”    小内侍同情的瞥了一眼轿辇,压着声音,帮忙出主意,“三小姐不妨在店铺里买一条现成的裙子先换上?”    徐西宁不安道:“可若是进宫迟了,陛下怪罪如何是好?”    小内侍道:“三小姐不必担心,这路上不免要遇到这样那样的事耽搁一下,陛下不会计较的。”    这意思,就是会帮着徐西宁遮掩一下。    徐西宁心里有了底,便吩咐春喜直接去自家的绸缎铺帮她挑一套衣裙,而轿辇不停,继续进宫,只是走的稍微慢一些。    等春喜买回来,她直接在轿辇里换了。    宫中。    徐西宁抵达御书房的时候,傅筠正在里面同皇上说话。    徐西宁立在廊下,等着。    不免想起上一世,有一年她易了容,同赵巍回京述职。    进宫面圣的时候,也是这般,当时有人在御书房同皇上说话,她便同赵巍在廊下等着。    足足站了两个时辰。    那天下着大雪,天冷的让人发抖。    赵巍在战场上落下的腿疾,遭不住这冷,更经不住这长达两个时辰的站立,疼的汗珠子顺着额头往脸颊上流。    徐西宁那时候懵懵懂懂,觉得皇上好坏。    既然不能立刻见,何必早早把人叫来。    后来她渐渐见的事多了,知道有一个词叫做:帝王之术。    想到赵巍,徐西宁心里一抽一抽的疼。    上一世,赵巍从乱葬岗救了她、    这一世,她必定好好护着赵巍一个安稳。    徐西宁正出神想着以前的事,御书房的门咯吱开了。    动静让她回神,偏头看过去,便见一个模样四十多岁的内侍笑盈盈站在御书房门槛里,朝她道:“徐三小姐,陛下传召,快进来吧。”    这人,是内侍总管。    徐西宁屈膝一福,道了一声多谢,抬脚往里走。    她现在比赵巍幸运多了。    她只等了一盏茶的功夫。    傅筠回头,便见徐西宁穿着一条大红色的衣裙进来,脸上没有什么脂粉,但白嫩的肌肤被这大红色的衣裙映衬,越发显得芙蓉出水。    徐西宁何曾有过这么好看的时候?    傅筠怔了一下。    徐西宁已经两步上前,几乎和傅筠并肩而立,朝着皇上行礼问安。    皇上也有些意外的看着徐西宁。    不都说云阳侯府的这个三小姐是个草包,而且畏畏缩缩丑陋粗鄙?    这算丑?    目光在徐西宁那张脸上停顿须臾,皇上道:“朕听人说,你满大街的撒宣纸,说傅世子欠了你的钱,要他还债?”    徐西宁不卑不亢,“回陛下的话,是。”    皇上不同今日白天傅珩的试探,皇上问的十分直接。    “朕听说,你与傅世子青梅竹马,感情素来要好,怎么突然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,丝毫不给他脸面,是谁教了你?”    这话,云阳侯府的老夫人几乎问过一样的。    春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