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章
春华听得入迷,完全没注意到这条路上渐多的行人。 发现的时候,是因为前方出现了不小的骚动。 “怎么回事?” 已经有人安奈不住往前去了。 人群熙熙攘攘,春华也满是好奇,便跟着邹伯随人群而去。 因为人多,他又在后方,便只能踮起脚尖张望。 前方出事的是一支商队,最前面的骏马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所伤,导致整颗头都不见了。 马匹倒下去的不远处,则是一处深坑,坑里全是带着尖的木桩。 而那骏马的头颅,此时就插.在那些木桩上面,木桩被血染红,十分可怖。 可引起骚动的却不是因为一匹倒下去的骏马和陷阱,而是因为商队里随行的一位姑娘,在骏马的头颅被削断之时不见了! “求求大家,快帮我寻寻我的女儿,她才十六岁...”一位约莫三十几岁的妇人跪坐在地上,泪流满面。 这时,有人忍不住感叹,“才十六岁,多好的年纪啊!” 接着又有人道:“定然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,惹怒了邪神,邪神才将人带走了。” “邪神染了血,定然是要找个人去祭祀的……” 随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那妇人更加难受,不多时,竟是哭得晕厥了过去。 春华不信鬼神,觉得姑娘的失踪一定藏着其他秘密。 他想上前,却被身后的邹伯一把拉住了。 “这是苍山的诅咒,别多事。”老人叹了口气,拉着春华绕过浩浩荡荡的车队。 春华懵然,直到被人拽出了好远,才开口问道:“什么诅咒?” 第17章 苍山诅咒 邹伯捋了捋发白的胡须,抬眼朝苍山顶峰看了一眼,慢悠悠说了是三个字,“医死人。” 春华无法理解,疑问间,却听到身后有人开了口。 “诅咒来源于一个人,传说,苍山有位能医死人的神医叫上官敬束,他本是医学上官世家的嫡子,族中曾对其寄予厚望,然而此人却因太过醉心医术而被家族除名,后来...” “后来怎样?”春华还不等回头,便听一声‘小心’。 紧接着,一道利刃倏然划过的声音响在耳畔。 腰腹被人揽了一下,将将躲过那突如其来的危险。 转身之际,便见白骨推旁正巧落下一杆长枪,红缨随风而起。 而长枪主人是谁却是无从知晓。 仿佛凭空出现,做出警告尔尔之意。 “没事吧?”头顶传来一道温文儒雅的声音。 春华抬起头,便见到了那刚刚为己解惑并救了自己的人。 这人看着不大,约莫二十岁左右的年纪,身穿绫罗白缎带着暗纹的衣衫,腰间别着一条暗色腰带。 他长得颇为俊俏,一双桃花眼潋滟着波,那盈盈笑意更如和煦春风扑面,叫人看了舒适惬意。 春华见到这人先是愣了愣,随后意外道:“是你?” “认得我?”男人饶有兴致地看向他。 “不。”春华偏头不再看他。 倒也不是认识,不过是之前卖艺的时候曾在人群中看到过而已。 至于为什么会印象深刻,只因他长了一双让人看一眼便很难忘记的桃花眼。 “可我认得你。” 春华:“?” “在喻潼关的时候,我见过你。” “……” 年轻人继续说道:“在十里河,有个快要饿死了的孩子,你把身上的干粮全都给了他。” 春华懵了一会儿,才隐约想起一些事情。 那时他们刚刚走过喻潼关,看到边境人生活不易、食不果腹,便动了恻隐。 虽说难民不会因为他的一些施舍而变好,但帮了总归比不帮强。 记得将那些吃的送出去时,回头便看到余宁原本淡漠的脸上升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舒霁。 他虽没说什么,可春华就是知道,那一刻,他其实也是开心的。 虽然余宁总是表现出一副冷漠无情的模样,对身边的一切仿佛也都不以为意,但他明白,他的内心也是善良的。 后来,他在小城中买下了许多干粮,每次见到吃不起饭的人,都会将那些东西送出去。 “昌国的难民比江国还多。”当时他忍不住嘀咕了一嘴。 “江国也有很多,不过是我们身处鄘都,看不到罢了。”余宁说。 现下想来,确实是这样没错。 就像他们这一路走来,越是靠近昌国云京,道路上的难民便越少一般。 当时余宁说:“下属官员,大多是做给上面看的,只要不被上面的人发现,他们便能肆无忌惮。” 春华心里不舒服,只觉得天底下的事情简直糟心透了。 身为帝王,如果只顾着自己享乐而忽略了万民,那么这样的皇帝,还留着做什么? 可惜这样的大不敬他也只能想想而已,并不敢真的讲出来。 “你很善良,也很可爱。”年轻人的一句话将春华的思绪拉了回来。 突然被夸,还是被个长相如此俊美的人夸,春华登时有点不好意思。 这时,邹伯已经走了过来,“这里不安全,快些离开。” 春华与年轻人便在邹伯的催促下往前行去了。 远离了那红缨长枪,春华见四下无人,不由得再次开口问道:“刚刚你说诅咒来源于一个人,是怎么回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