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节
“你说说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?你既然看到了你就不知道先闭嘴?非得跟葛美丽争执那几句干啥?啊?让人家一板砖把你开瓢了你就高兴了?” 许如意耷拉着脑袋,跟个犯了大错的大狗似的,吱都不敢吱一声。 没办法,实在是大哥的血脉压制太厉害了。 她扛不住呀! 还好,三哥许立冬过来帮她解围了。 “大哥你快别骂她了,妹妹也知道错了。再说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咱们如意,谁能想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葛美丽能下手这么黑呀!” 一提这个,许立春就更生气了。 “你还护着她!哼,我早说过不让妹妹跟那个葛美丽一起玩,就是不听话,这回老实了吧!” 许如意汗颜,这话大哥的确是说过好几次,只不过她都没当回事儿。 重生一回,感觉还得是大哥睿智呀! “大哥,我知道错了,我以后都不搭理葛家人了。” 许立春冷哼一声:“这回真记住了?” “嗯嗯!” 许如意怕他不信,还重重地点点头:“我指定不能再跟她家人一起玩了,我好好念书,今年还要高考呢。” 一提这个,许立春的脸色才好看一些。 许立春也是大学生,还没毕业呢,自然知道读书对他们有多重要。 “行了,你先歇着,一会儿饭好了叫你。” “谢谢大哥。” 等屋里只有许如意一个人了,她这才缓缓地叹了口气。 真好呀! 她还活着,她的亲人们也都还活的好好的! 她这次无论如何不能再重蹈覆辙了。 许大朋是钢铁厂的厨子,而且还是个小组长,拿七级工资,一个月八十七块钱呢! 许大朋做饭的手艺是跟着养父学的,这会儿养父在乡下,没进城跟他们一起过。 这年头还没有厨师定级,不过许如意记得去年京市就有了一个标准定级,而且今年夏天的时候,他们这里也会有定级考试,到时候一定要让爸爸去考个证。 有了证书,那爸爸以后不管是在钢铁厂还是去国营饭店,那都没得说了,看谁还敢再来挑刺儿! 上辈子,爸爸就是因为被葛家人陷害,后来又因为没有厨师证,才会被强制下岗的。 这一回,无论如何都得护住爸爸的工作。 许如意突然想起来自己昨晚在淘宝上下间了一袋富强粉,可是这怎么收货? 快递显然是指望不上了,这年头哪有那个? 许如意又开始鼓捣,发现这个里面比自己前世用的时候,多了一个收货仓。 她点开一看,果然她下单的那袋富强粉就在里面安安静静地躺着呢。 许如意又环视一圈,终于在下面发现了问话框。 “请问是否现在取货?” 许如意也来不及想,直接就点了是。 下一秒,一袋富强粉就出现在了她的脚边。 许如意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,这么神奇的吗? 她干脆又试了试,从里面找到了最便宜的大米,只要十几块钱就能买到十斤的,而且还是真空包装的。 下单后,她听到了一声滴滴,之后再看收货仓里,果然就多了一袋大米。 许如意这会得意得都要跳起来了! 摸着真实的面袋子,许如意才真切地意识到,接下来几年的粮食紧缺,她是真地不用担心了。 第4章 你个败家子! 第二天一早,许如意就特意早起,摸着黑进厨房做饭去了。 主要是为了把那袋子面给偷渡过来,要不然,没法儿交待呀! 面粉的包装跟现在不一样,得亏了她买的是二十斤的,要不然真不好弄。 许如意把面粉倒进专门放白面的缸里,然后还用一个舀面用的葫芦瓢给搅了搅,省得颜色上再不一样。 弄好这个,她就立马生火做饭,还顺手把面袋子给塞进灶里烧了。 许如意又如法炮制地把大米也掺进米缸了,先煮了粥,然后又起来和面蒸馒头。 蒸馒头或者是包子,都是用的‘起头’,昨天晚上就用水泡上了,今天一早起来再掺进面粉和起来再醒面就成。 现在还是用的传统的发面方法,也就是用上一次蒸馒头留下的一小块面团做“面种子”,即老面。 前一天晚上用它发面,第二天再蒸馒头。 这种方法蒸出的馒头用了食用纯碱的缘故,有丝丝碱香的味道。 许如意早早地就学会做饭了,主要是守着一个厨师,如果什么也不会,当爹的只会觉得面上无光。 早上的粥煮地比较浓稠,很快米香味儿就传出来了。 许如意待面醒发好之后,这才再开始弄剂子,最后再撮一下,一个个圆圆白白的馒头就准备上锅蒸了。 许如意总觉得自己忘了点儿什么,但是一时间也想不起来。 等到饭做好了,她掀锅把馒头捡出来之后,听到亲妈一声尖叫,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纯白面的馒头! 这年头,啥条件才敢这么吃呀! “你这个败家子!咋还想起来做饭了!我的天,你这是弄了多少白面哟!” 这可把苗兰花给心疼坏了。 如果做成二合面的,能多吃好几顿呢。 许大朋倒是没那么大反应:“行了,做都做了,也是闺女心疼咱们,那就吃顿好的能咋地!” 一说这个,许如意立马不心虚了。 “就是,我头还伤着呢,吃点儿细粮补补。” 苗兰花气得瞪她好几眼,又抬手在她胳膊上拍了两下,这才解气。 苗兰花在纺织厂上班,她没念过几年书,当初也是学的车间里技术工,所以上班就是下车间,不算太辛苦,但是比不得坐办公室的。 好在苗兰花学的是修布,所以这种活一般都只是白天干,晚上看不清楚,要不然,她得三班倒,那才叫辛苦! 苗兰花也是评的技术工,修布也是要靠手艺的,现在拿的是四级工资,一个月有五十四块钱。 听起来他们家好像条件不差,双职工,但问题是他们家的开销也大呀! 许如意上头三个哥哥,都是能吃的年纪。 许立春是老大,但他不是许如意的亲哥,是她大伯家的儿子。 要说起来,就得提一提许大朋的身世了。 许大朋是被养父过继的,在他上头,还有一个哥一个姐。 许大朋一生下来,他亲爹就说养活不起要扔掉,后来还是许老憨抱养过来了,都是一个宗族的,最后族长做主,许大朋就成了许老憨家的二儿子。 许大朋上头的那个哥叫许小河,一生下来就体弱,说活不过十六岁。 后来让人算了一卦,说是找个命中带旺的,兴许能让许小河娶妻生子。 所以,许老憨就把许大朋给抱到膝下养着了。 或许真是有命数这一说,许小河不仅活过了十六岁,而且后来还娶妻生子了。 只是可惜,等到许小河二十二岁时,上山出了意外,重伤后没救过来。 许小河死的时候,儿子许立春才三岁,他媳妇等着村子里圆了坟就改嫁了,一走多年,杳无音信。 之后就是许老憨两口子带着孙子,一直到许大朋后来成了市里的正式工,这才把许立春给接到身边养着。 那会儿,许大朋和苗兰花的头一个儿子许惊蛰才两岁。 许立春到他们身边的时候,苗兰花还只是个临时工呢,一个月满打满算挣的还不够自己吃,有时候再因为迟到或者是一些失误扣点,这点钱都保不住。 因为许立春是许小河唯一的血脉,许老憨自然是不同意将户口带到许大朋这里的,所以在许立春考上大学以前,一直都是农村户口。 而在市里头,农村户口就没有供应粮。 所以他们家的粮食就不够吃,每个月都要买高价粮。 当然,许老憨两口子也会时常接济一些。 许大朋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,所以就坚持让每个孩子都上学。 这么一来,家里头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,这么多年,也就是落了这么一套自建房,至于存款啥的,想都别想了。 许家老三许立冬,打小就不爱读书,勉强混了个初中文凭之后,就进钢铁厂当学徒工了。 还是多亏了许大朋做饭的手艺好,领导们但凡有个接待活动啥的,都是他掌勺。 因为这个在领导跟前露了脸,所以才能给儿子弄一个学徒工的名额。 要不然,只凭许立冬自己去考,等着吧,不知道猴年马月呢! 前年就有了第一批的上山下乡知青了,可想而知,这城里的工作有多难找。 许如意现在头上有伤,请了几天假。 她现在躺在床上,就琢磨着怎么既能吃饱肚子,又能改变他们一家的悲惨命运呢。 掰掰手指头,许如意意识到再有几天,就是老家捎信让回去参加喜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