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在线阅读 - 第104节

第104节

    这话是好意提醒,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警告。

    今天是顾家大喜的日子,可容不得有人在这里闹事。

    冯佳佳的表情微变,点点头,又转头看向许如意:“你就是许如意吧?先前我弟弟可能说了一些不太合适的话,做为他姐姐,这杯酒我敬你。”

    许如意只觉得好笑。

    如果是冯家宝想要赔礼,用得着让别人出面?

    冯家宝就在这里呢,刚刚还看到他跟别人勾肩搭背的,怎么就得让冯佳佳来代为出头了?

    再说,冯佳佳刚才可没提一句赔礼的话,所以,这酒算是什么由头敬过来的?

    “冯同志,喝酒就免了,我们已经吃好了,正跟七哥说着要先走一步呢。”

    许如意不理她敬酒这茬,转头就和方晴几人使眼色,随后他们一起站起来,都向顾七康告辞。

    冯佳佳心中不满,这是没把她当回事呀!

    主食都上了,这饭也算是吃完了,许如意他们这会儿走,也算是很正常的。

    顾七康起身去送,有他在,冯佳佳还怎么敢再去找许如意的麻烦?

    周围的人也都看着呢,顾七康可是代表了顾家在送客人,冯佳佳再生气,也不可能这个时候冲上去。

    黄莹有些气恼:“佳佳,七哥是怎么回事?怎么还护着这个小贱人呢!”

    冯佳佳则是想的更多,许如意都管顾七康叫七哥了,可见她和顾家人的关系应该很好,至少,是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的。

    这的确是对她极其不利。

    顾九东是什么性子,冯佳佳很清楚,所以她不可能真地直接上门找许如意的麻烦。

    不过冯佳佳也不傻,她不能直接去,但是可以让别人去呀,而且她还可以假装什么也不知道。

    冯佳佳开始谋划,但是她在京北大学也没有人脉呀,只有一个弟弟在那里上大学,又有什么用?

    冯家宝最怕顾九东了,曾经被警告过一次了,那一定是不敢再去招惹许如意的。

    冯佳佳又想到黄莹,她倒是一个不错的冲锋人选。

    但问题是,她不在京北大学呀!

    黄莹莹是中专毕业,今年刚参加工作,原本是要被安排在车间的,后来还是黄家托了关系,最后给弄到服装厂做了一名小干事。

    服装厂!

    冯佳佳想了又想,终于知道从哪里下手了。

    大学一般都是会跟当地的一些工厂合作的,会安排部分学生过来实习。

    而许如意是学的经济系,那么去服装厂自然也是理所当然。

    只不过,冯佳佳从冯家宝那里了解到,他们今年要被安排到下面的公社里去助农,所以实习的事情,可能要等到下学期。

    冯佳佳并不着急,反正现在都五一了,七月份大学就会放暑假了,她还是有时间的。

    而且,下乡助农,也不是不可以利用的。

    冯佳佳立马就找人去打听京北大学的学生们会去什么地方助农,又会被安排到几个公社等等。

    冯家宝这人有些笨,被姐姐套了话而不自知。

    “姐,你放心吧,我去的地方还算好一些,听说公社里的壮劳力不少的。不过大一的学生们要去的地方才惨,听说是壮劳力少,但是耕地面积多。”

    冯佳佳笑问:“大一的学生被安排到哪儿了?”

    “好像是向阳公社,这个公社下面有五个大队呢。”

    “大一的学生都被安排到那里?”

    冯家宝皱眉:“怎么可能?还有一部分是要跟着我们走的。不过经济系、历史系、数学系还有物理系的学生都会被安排到向阳公社。”

    冯佳佳知道了助农的具体地点,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。

    她在向阳公社没有熟人,但是黄莹有呀!

    而且,冯佳佳多聪明呀,约黄莹一起吃饭,整个人却无精打采的,自然就引起黄莹的关注。

    “佳佳姐,你没事吧?”

    冯佳佳摇头:“我弟弟要被安排去助农,可能得半个月呢。我这不是担心他嘛,他哪是那干农活的料子呀!自己家院里种两排葱都弄不清楚,还会割麦了?”

    黄莹笑出声来:“家宝哥哪有你说的那么差!”

    “他被安排的地方还好些,听说壮劳力不少,我跟他说,不行就做一些搬搬抬抬的活,别抢着去割麦子,万一受伤了才麻烦。”

    “还真是。听说这乡下割麦子,年年都有受伤的。去年就有一个学画画的,结果割伤了自己的手,听说后来手指头都不灵活,幸亏不是平时画画的那只手,要不然就真惨了。”

    冯佳佳点点头,然后给黄莹夹了一块肉:“快吃吧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

    “佳佳姐你也吃。”

    黄莹家条件虽然不错,但是家里孩子多,而且她上面还有哥哥,每个月的肉票又有限,还时常要去跟别人家换粮票,所以一个月能吃上一回肉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“听说这回是全部学生都被动员去助农了,家宝说大一的学生们被安排到向阳公社了,离他们助农的地方倒是不远。我也不了解那边,所以问问,向阳公社的条件怎么样?”

    黄莹嘴一撇:“不怎么样呗!乡下地方,缺钱少油的,而且几乎是家家吃杂粮。家宝哥不管去哪个公社,最好还是多带些钱票。”

    黄莹说完,然后突然抬头:“姐刚刚说大一的学生被安排到向阳公社了?”

    第150章 让她跟男人结婚

    许如意和方晴被分配到了向阳公社第二大队。

    这是按系别分配的,一般大学都会这样,也是便于管理,毕竟带他们的都会是熟悉的班导或者是老师。

    他们这个班就只有三十多个人,带着他们的是班导和一位俄语老师。

    班导是位男老师,而俄语老师是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同志姓孟。

    两位老师在大方向上是统一管理的,而在生活和劳作上则是分管男女两支队伍。

    现在在乡下干活,基本上都是男人们在一起,女人们扎一堆。

    这年头的讲究比较多,所以孟老师和班导一再跟他们强调,无论是谁,无论是白天晚上,都不要单独行动,而且只要是到了晚上,所有人都不允许出大院儿,这也是避免跟当地的村民们发生冲突,无论男女,都一样。

    他们住的是一处老宅子,据说是以前的地主老财家的祖宅,现在被政府征用了。

    孟老师和班导特意跟他们强调除了在劳作中要注意安全之外,其它方面也一定要注意。

    他们是单独解决一块农田,基本上不跟当地的村民们接触。

    这也实在是被吓怕了。

    以前也有城里的学生们被安排下乡助农,结果出过两次事,自那之后,向阳公社便三令五申,否则,就要上报。

    第二大队里除了他们三十多个大学生之外,还有十来个高中生一起过来助农,他们也是有老师带着,在干农活和生活上,也是和京大的学生们分开的。

    第二大队看他们都是学生,所以就把他们的农田给安排到一块了,当然再由他们自己进行分配,大队部不干涉,只要把活干了就行。

    虽然是来助农,这些学生们自己带了粮食,而且人家也不要他们的工分,年底没指望着过来分粮,所以还是很受村里人欢迎的。

    刘大头在地主家老宅前晃了好一会儿,之后又围着这宅子转了一圈,嘴里头叼着根稻草,歪着头低咒一句后,又背着手晃晃悠悠地走了。

    他今年都二十五了,一直没能娶上媳妇。

    他长的不算丑,就是个子不高,大概一米六出头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他这人爱偷懒,如今都是弄成公社制了,以前他自己有农田的时候,也是不怎么下地的,所以他的收成一直都是勉强够自己吃饭。

    现在成工分制了,他干活就更偷懒了。

    之前有人特意过来跟他提了一嘴,说是这帮子大学生里头有几个不错的,不仅漂亮,而且还有钱。

    如果真能娶个大学生当媳妇,那可就真地是捞着了。

    可惜,他们公社管的太严了。

    他也是听说去年第三大队的事。

    当时刘大头听说这事儿时,就觉得那汉子太傻,这要是换了他,指定能把事情办成了,不管咋说,都得先想法子把女人哄住才是真的,哪能闹出人命呢。

    但是吧,总归不是刘大头,所以他一边骂那汉子傻,一边又觉得可惜自己没捞着这么一个机会,所以总盼着能有到他们这里助农来的学生,兴许他就能有机会了。

    向阳公社因为这件事,去年后半年的时候,也没有学生过来助农。

    今年又有学生下乡了,刘大头就开始动心思了。

    刘大头就是觉得那女大学生矫情。

    所以他现在琢磨着,自己也弄个大学生回自己被窝里,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,除非那女人不要自己的命了,要不然,就得乖乖嫁给他。

    再说了,听说女人都特别看重娃娃,只要睡一宿,他就说女人肚子里指定揣上娃了,女人指定心软。

    刘大头这几天一直都在琢磨这事儿。

    可是他这几天天天过来,实在是不好下手。

    白天干活不在一块儿,吃饭也是分开的。

    这些学生们都是自己带着口粮来的,连做饭的都是他们自己人,晚上人家把外头的大门一拴,哪里还能再让人闯进去?

    最主要的是,这里头住了四十来个学生,到时候被发现了,一人一拳就能把他打死。

    刘大头回到家,仰头躺着,就开始周全自己的计划,这种好事可不是光嘴上说说,真要是办起来,难度可不小,他得好好谋划谋划。

    也就是大家伙都下地的时候,那宅子里留下的人手少一些。

    毕竟做饭用不了几个人。

    但是昨天中午他才发现,人家做饭时也是栓着门的。

    所以,刘大头就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在路上动手?

    总得去送饭!

    刘大头这里一直没能找到机会下手,黄莹也有些急了。

    她不敢自己去找,所以给了亲戚五十块钱,让他给刘大头三十,还特意跟他说了,要办的人一定得是叫许如意的女生,要不然,这三十块钱她就得收回来。

    刘大头可不是个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