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章
随着侍官手中的长鞭划破长空,提醒着众臣新皇帝后的到来,臣子们纷纷跪拜叩首。 白锦棠就是在这时,握着谢灼的手走过太和殿前那条长长的路,走上那属于权力最高处的宝座。 跪拜叩首的官员,有他们认识的,有不认识的,有些甚至连听说过都没不曾听说过的。 从那在翰林任职的柳逸卿。 到天下文人表率帝师凌若尘。 再到令狄国人闻风丧胆的定北候凤凌绝。 最后是那年仅九岁,身着亲王服制的宸王白朝雨。 这里,有他的朋友,有教他诗书的老师。 有视作母亲的凤姨,还有他失而复得的亲妹妹。 他们都在这条路的两侧看着他,看着他走过层层台阶,似乎跨越千山万水。 亦或者在人生的道路上匆匆相逢,匆匆伸出援手,马上又匆匆远去。 或多或少都占据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,在他短暂却坎坷的一生留下了浓重一笔。 最后和他执手的,兜兜转转,整整两世,竟然是那个他曾恨之入骨的人。 白锦棠想了很多,却又不愿意想这么多。 因为他的阿灼永远不会离开他。 他们执手,他们并肩,他们身披霞光,一步一步走上那巅峰,以后纵然是百年孤寂,他们也会死死地抓住对方的手,绝不松开。 随着第二次鸣鞭响起,帝王携手他的皇后走到了最高处,底下的朝臣行三叩九拜之大礼。 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——” 众臣高呼,排山倒海一般。 一眼望去,满朝文武皆俯首。 谢灼却在这时候抓住白锦棠的手,侧着头朝着白锦棠笑道:“陛下,我们终于在一起了,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便在此祝贺陛下长命百岁,也愿陛下和我……以后岁岁年年,当如今日,喜结连理,永世顺遂。” 那笑意吟吟的瞳孔里,不可察的闪过一丝苦涩,但旋即就被喜悦挤走了。 白锦棠笑着和谢灼十指相扣,轻声道:“吾当万死不悔。” 人山如海,昔日里或许一辈子也见不到的人在今日相逢。 就连狄国也送来了贺礼。 八方来朝,万邦来贺。 之后便是入散星一般离去,各归其位,各司其职。 ………… 登基大殿结束后,怀空来找白锦棠辞行。 当年白锦棠离开落花坡时,曾经拜托了听大师交给怀空一个包袱,里面还有一封书信。 便是为了让怀空能够想明白,希望下一次再见面时,能穿上那件白锦棠亲自为怀空挑选的袈裟,成为一位真正救济苍生的佛陀。 可是后来了听大师算到白锦棠有一劫难,怀空便匆匆下山,自那以后就一直留在他的身边。 从此闭口不提青云山上的事情。 现如今,这个死脑筋的小和尚想通了。 他穿上那件袈裟,手腕上缠着佛珠,走到白锦棠的面前。 白锦棠知道,他要离开了。 怀空双手合十,朝着白锦棠微微弓腰,看着那身着帝王冕服的兄长,怀空笑了起来,轻声说道:“哥,我要离开了。” 白锦棠眸光虽然闪过不舍,却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局。 “打算回青云山吗?” 怀空摇头:“不回去了。” 其实他一直没告诉白锦棠,在了听大师替白锦棠算过那一卦后,就圆寂了。 老和尚将自己的毕生绝学全部传授于他,一直希望自己继承他的衣钵,临死前说的却是,让怀空速速下山,去找白锦棠。 这次不是为了其他,而是老和尚希望自己死后,怀空不是孑然一身,能有亲人陪伴,有处可去。 他放下了,于是再不执念怀空成佛,临了,只希望他能过的好一些。 可是怀空还是来晚了一步。 倘若白锦棠死,他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。 没了相依为命的老和尚,没了生死相依的哥哥,青云山也没有了他的家。 白锦棠:“为什么?” 怀空摇了摇头,闪过晶莹的泪花,却对此闭口不提,他道:“我打算跟着凤侯爷一路往北去,有生之年不知道能否再回大安,特来向哥哥道别。” 透骨香产自狄国,是天下第一奇毒,落雨需要守在白锦棠的身边,不能远行。 而他不一样,如今的他来去空空,做什么都是方便的。 一年不行,就两年,两年不行就五年,十年,二十年…… 他愿意为此穷尽一生,倘若找不回解药,他便死在狄国又如何? 白锦棠形容不出来自己的感受,低声问道:“是因为我吗?” “是,也不是。”怀空笑着说,“我欲成佛,渡尽天下人,汝为众生,亦为我所渡。” 以前我眼中看不见众生,只看得见你。 现在我的眼中尽是众生,而众生里有你。 “哥哥,你等我好不好?”怀空眼中已经没了爱意,而是一种释然,和一种看破世间诸事的平淡。 从前他执着情爱,老和尚苦劝。 如今老和尚走了,他却放下了,离开了老和尚为他找来的家。 也真是阴差阳错,可笑又可恨啊。 白锦棠知道自己劝不动这个弟弟,于是只得点头:“此去路途遥远,恐有不测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