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他的腰间缀着一个荷包,醒来的时候就有。 里面不多不少,正好一颗灵石。 一颗灵石能做的事不多,眼下唯一能办到的,便是让君既明入城。 他已经观察过了。来往的凡人要查验路引,修士却只用交纳一枚灵石的进城费。 隔着荷包,灵石的棱角分明。指腹压在棱角上,君既明垂眸。 巧合太多,就不是巧合了。 似乎有人知道他会在这里醒来,有人知道他一定会来镜明城,又早早的想到了他身无分文的窘境,所以为他准备了一颗灵石。 这座镜明城,像是为他准备的瓮。 可是……那又怎么样呢。 君既明摩挲着荷包,漠然凝视镜明城的石牌,敛尽眼底最后一缕煞气。 移步加入在城门口排队的队伍。 他从旁观者变成了尘世间的参与者。 一路行来,君既明都有收敛气息。及至城门外,战场上带来的煞气已经彻底见不到踪迹了,他看起来像是一名出门历练的少年人,凤目若星,英英玉立,自有一派大家气度。 这是怎么遮掩都遮掩不了的了。 接过灵石,城门口负责查验来人的士兵仔细打量少年,很轻松的下了结论:一位极其年轻的修士。容貌俊俏,看着像是大门派出来历练的。 近来城主的悬赏告示不断,很多修士都来了镜明城,这位少年修士或许也是如此来的,不用特别关注。 收回心思,城卫兵把象征修士身份的入城券给了君既明,示意他进城—— 镜明城很热闹。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……久违的人间感觉。 这种感受,比他刚才站在山中神识外放探知的更为强烈。 神识,只是他看到了。 现在却是耳目眼鼻,无一不有所感。 君既明不紧不慢的走着,街道两旁熙攘的叫卖声、街坊邻里搭话声构成了他对镜明城的第一印象。 这是一座属于凡人的城市。 温馨,喧闹,很世俗。 漫步在街道上,君既明终于有了实感:无名渊战场上尸山血海,怎么杀都杀不完的魔族,已经是过往了。 他如今,重新沐浴在阳光下。 可是,他究竟多久没有这样,用自己的脚行走在人间的城池了? 君既明恍然回顾。 自从十八岁那年,师父明河真人正式成为太衡宫掌教,他正式成为太衡宫的大师兄开始,他便很久、很久没有亲入尘世了。 如今…… 这样也不错。 “小心些。” 扶住一个撞到他身上的小男孩,君既明屈指弹了弹小男孩头顶的冲天辫,微微一笑,轻声叮嘱道。 “谢谢哥哥。”小男孩身后还有几个同伴,追着过来,是顽童嬉闹。 扎着冲天辫的小男孩一边抬手制止君既明继续弹他的辫子,一边扭头看了眼追兵,“哥哥我要继续跑了!撞到你对不起!如果需要什么的话晚些时候可以来筒子巷大槐树找我——” 他一边跑一边喊,等不到喊完最后一句话,人已经跑远了。 好在君既明听得清楚。 头顶的冲天辫随着小男孩的跑动一颤一颤,很是可爱。 君既明不自觉又笑了。 这是人间。 也是他当年决意入无名渊的理由。 不知道如今是什么年岁了…… 心念一动,君既明转到一处露天的茶摊,找了张空桌坐下来。 茶摊里摆着一个小台子,有位说书先生,穿着一身简朴的青色大褂,挽着衣袖拿着惊堂木,直接抬手那么一拍! 君既明来得正是时候,这一折刚刚开场。 “往古来今许英雄,长歌短赋说春秋。可怜清江千里月,望仙都琼台谁临!却说那六百年前,清江畔,无名渊,镇魔之役葬了多少英杰,引人唏嘘!咱们今天要讲的人物,正是那仙门之首——” 说到此处,只见那说书人抬手朝远处拱了拱,以示尊敬。 “——太衡宫大师兄君既明的故事!上一折说到,彩凤衔霞,祥龙来贺,这位大师兄出生时异象连连,白发若神明……转眼百载春秋过,君既明悟道入大乘,正所谓是冠绝一代,难与并能矣。彼时魔族肆虐,妖族隐匿,我等凡人艰难求存,然天不绝人族!” 原来讲的是自己的故事。 君既明轻抿口茶水,脊背挺直,正襟危坐。 姑且听之。 ——这说书人讲的,竟也像模像样。 君既明坐在茶摊间,跟着说书人的话,于熙攘中默然回望。 他十七岁入金丹,一百一十八岁入神游,又一百年,悟道大乘。 自入道以来,他便以碾压之姿力压同辈,天骄第一的位子没有动摇过。 一生顺风顺水,鲜有波折。 ……鲜有波折。 茶台上,说书人喝了口水,清清嗓,讲的是人人皆知的镇魔之战的前情来由。 “……奔流清江水,化作镇魔战场最坚固的防线,以清江为界,大宗小派纷纷派人驻扎无名渊,正式与魔族开战。君既明身为太衡宫的大师兄当仁不让,第一批进入无名渊,以杀养剑,入大乘后期。” “据载,当天他以大乘后期力战魔族数位渡劫,临阵突破,九九八十一重渡劫天雷,葬了魔族的渡劫,也葬了君既明。一代天骄人物就此陨落,风云变色,天地恸哭,山海同悲——”